立即點擊


標題

"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"的典故?


問題


"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"的典故?這句話的意思?這是從佛經中轉化而來的嗎?請各位大大告知!


最佳解答


論語 顏淵第十二 仲弓問仁。子曰: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。 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 仲弓曰:雍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 大意是說,出門與人相晤,猶如接見大賓,使用民力猶如承奉大祭。 見大賓必須敬,承大祭必須誠,誠與敬即可為仁。 阮元揅經室集說:「此章大賓大祭專指天子而言。」 皇疏引范甯說:「大賓,君臣嘉會也。大祭,國祭也。」 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,施字當加字講, 凡是自己不願接受的事情,不要加於他人之身。 舉此一條,可以類推一切。這是恕道,能行恕道,即可為仁。 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,就是無論在那裡做事都不使人抱怨。 如果不仁,便辦不到。


其他答案


針對您的問題作回答...成語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?釋義自己不願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?典故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”範例Www.Sobar.Com.Tw參考資料:參考網址已附-成語辭典知識+裡面有一堆回答了!沒有批評的意味~~只是發問前可以先查查有沒有想要的答案...然後再問出想問的問題內容囉!!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回答者:小隻~(初學者5級)11票[檢舉]回答時間:2005-09-1322:00:13/修改時間:2005-09-1322:03:02孔子在說到「仁」時,說是最完美的人格,而仁就是恕道,它捨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即「己所欲,施於人」也。人幾乎都是很自私的,所以達到「仁」者,亦是少之又少,「己所不欲」,是包括精神和物質的,仔細推求,卻是難作到的「偉大」,誰在做事時,,又有誰能把別人全放在心上和人相處,我們應該要有孔子在說到「仁」時,說是最完美的人格,而仁就是恕道,它捨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即「己所欲,施於人」也。人幾乎都是很自私的,所以達到「仁」者,亦是少之又少,「己所不欲」,是包括精神和物質的,仔細推求,卻是難作到的「偉大」,誰在做事時,,又有誰能把別人全放在心上白話解釋:自己不喜歡的事,不要加諸在別人的身上。造句:和人相處,我們應該要有"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"的觀念,社會才會和諧。參考資料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305091315467子貢問曰:「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?」子曰:「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」──《論語.衛靈公第十五?二十三》參考資料:新譯四書讀本三民書局


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,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


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1222000014KK06248

FFA7A3BB43843429
arrow
arrow

    貸款百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